您的位置: 首頁 >體育 >

這一路走來讓鄭雨身上粘貼了很多特別且專屬的標簽

2022-08-24 15:25:13 編輯:婁賢婭 來源:中羽在線
導(dǎo)讀 這一路走來,讓鄭雨身上粘貼了很多特別且專屬的標簽。這些標簽或帶著滾燙的刺痛感,或帶著撫人心神的療愈感。有時,她很抗拒被貼上標簽,也...

這一路走來,讓鄭雨身上粘貼了很多特別且專屬的標簽。這些標簽或帶著滾燙的刺痛感,或帶著撫人心神的療愈感。有時,她很抗拒被貼上標簽,也會勇敢地去撕掉自己的標簽。但當她過盡千帆、終于成長為可獨擋一面的女雙球員后才發(fā)現(xiàn),正是這些標簽見證了自己的成長。

摘下半途而廢的標簽

鄭雨的家在山東濟南,上小學時,父母給鄭雨報名了包括畫畫、游泳、乒乓球等在內(nèi)的許多課外興趣班。但是,鄭雨從來沒有在某一項中堅持很久,即便是羽毛球,她在初學時也一度放棄過。那時,練球的訓練班里只有兩位女生,鄭雨又是年紀最小的,沒多久她就習慣性地覺得沒勁,擱置了。

空閑的日子過了半年,生性好動的鄭雨卻屢次被老師“投訴”:“這孩子上課坐不住,非常容易走神,外面有什么風吹草動都能知道,唯獨不愛聽課。”于是,鄭雨被重新帶回羽毛球培訓班,一是父母非常希望她能練好一項體育運動,二是正好治治她老愛走神的毛病。

八、九歲時,鄭雨和另外一位同齡女孩一起被推薦到江蘇鎮(zhèn)江的少體校訓練。學校是寄宿制的,但她們還沒到生活能自理的程度。為了孩子,兩家決定親自到鎮(zhèn)江當“陪讀”,在學校外面租了房子,雙方家長輪流到鎮(zhèn)江照顧孩子起居,持續(xù)了一年多時間。在父母眼里,鄭雨從小就幾乎沒有成功堅持學習過一項運動,羽毛球難得地被堅持下來,所以盡管日子不易,他們還是愿意自己辛苦點。

在鎮(zhèn)江,鄭雨開始接受系統(tǒng)性的羽毛球訓練。隨著她開始長個,能力也慢慢往上漲,她開始在訓練對抗和外出比賽中找到一種歸屬感,那是勝負心所激發(fā)出的求勝欲以及贏球后的成就感。在整個少年階段,支撐著鄭雨堅持的理由一直是這份求勝心,以及懵懂的她隱約感受到的父母的不容易。

她不想被別人稱為“半途而廢的女孩”。

鄭雨

貼上軍人球員的標簽

2007年,八一羽毛球隊的陳偉華教練到鎮(zhèn)江開會,偶然的機會看到鄭雨在練球,覺得這孩子是個好苗子,便邀請她參加八一隊的選拔。接到這個邀請時,鄭雨幾乎沒有一絲猶豫,那時的她還想不到到**的艱苦,想不到自己未來的路會如何,想到的僅僅是兩個詞:軍人、林丹。

“在我的印象里,當兵是非常神圣和光榮的事情,這是我從小就這么覺得的。如果去八一隊,那我既能當兵又能打球,簡直太好了!而且,我可以跟人說林丹是我的師兄呀!”時隔多年,鄭雨依然對當年的興奮印象深刻。

通過八一隊的選拔后,鄭雨因年齡太小而先到深圳訓練了半年,那相當于是八一的三線少年隊伍。通過參加當年全國少年錦標賽的成績,鄭雨來到了八一隊的二線隊伍,這個她今后最熟悉的地方——福州銅盤山基地。

當時,八一女隊的一線和二線隊員是在一起訓練的,都由名宿陳偉華帶隊。陳偉華對隊員的嚴格是出了名的,加上部隊特色的紀律化管理,剛到銅盤山的鄭雨沒少挨罵,昨天是內(nèi)務(wù)衛(wèi)生欠佳,今天是紀律松散,明天可能是吃飯不認真。

為了保證營養(yǎng),陳偉華教練要求隊員每天早餐必須把雞蛋和牛奶吃完,而小鄭雨哪里懂什么營養(yǎng),只知道煮雞蛋不好吃,總想蒙混過關(guān)。被多次發(fā)現(xiàn)后,原本并不在食堂用早餐的陳偉華教練索性留在了食堂,盯著鄭雨吃完早餐自己才離開。

年齡漸長,鄭雨除掉了剛進隊時的小孩氣,逐漸成為一名認真訓練的女兵。2010年,她用自己的成績換來了自己的軍裝,終于正式入伍,成為一名軍人。時至今日,即使八一羽毛球隊已經(jīng)解散,但鄭雨在八一隊所受的教育和秉持的信條一直在影響著她:集體大于個人,一切行動聽指揮,永不放棄,永不言敗。

鄭雨

摘下八一女單的標簽

初出茅廬的那些年,鄭雨是通過單打比賽讓大家認識的,特別是在羽超聯(lián)賽上的亮相。不過,鄭雨在剛起步時并不順利,在短短三年里曾兩進兩出國家隊。2010年底首次進隊,2011年底因調(diào)賽離開,2012年年中重返國家隊,2013年全運會后第二次離開。

2013年底至2017年底,這整一個全運會周期里,鄭雨的時光全部都留給了銅盤山。“那段上不去的時間太長了,再打調(diào)賽也沒打好??粗鴩鴥?nèi)同一批球員要么已經(jīng)在國家隊,要么已經(jīng)退役去讀書了,自己常會想放棄,很消極,不知道出路在哪里。”鄭雨回憶道。

然而,就在這段相對黑暗的時期,教練沒有放棄這位“大隊員”,依然用鞭策小隊員的態(tài)度推著鄭雨。這一段看似失去的四年,也成為鄭雨在不知不覺中醞釀巨變的時光。

當時,在隊里的同齡或同水平的人太少了,鄭雨很難找到一位女單可以打?qū)?,加上八一女隊一直是單雙同訓,共用計劃,鄭雨偶爾也會參與到女雙的訓練和對抗中。愛徒李雪芮的成功對陳偉華來說是有啟發(fā)性的,而鄭雨和李雪芮都是身材高大、手上有勁的類型,所以他一直是按培養(yǎng)李雪芮的方式來培養(yǎng)鄭雨,盡量讓她單雙全能。

事實上,鄭雨從小就沒少兼項打女雙,只是沒有系統(tǒng)訓練過。直到2017年全運會臨近,由于隊里已經(jīng)有李雪芮、李云、吉淑婷、張藝曼等多位女單,而隊伍又一直是單打強雙打弱的結(jié)構(gòu),出于備戰(zhàn)需要,鄭雨開始比較多地接觸真正的女雙訓練和比賽。

2017年全運會,鄭雨的雙打在團體預(yù)賽中沒有輸過,在團體決賽階段也贏了一場,隊伍最后獲得女團第七名。單項賽上,她在女單16進8時輸給了江蘇隊的高昉潔?,F(xiàn)在回想,那竟然是她的女單謝幕戰(zhàn)。

鄭雨

貼上國羽女雙的標簽

全運會后,鄭雨沒有打算退役,原因很明確和具體——兩年后的軍運會。鄭雨當時的想法是:最后兩年,再頂一頂。沒想到,國家隊這時舉行了一次女雙大集訓,而鄭雨獲得了這個機會。聽到“女雙”這兩個字時,鄭雨的腦海里全是問號,全是對自己的懷疑。雖然稱不上驚喜,但總歸是一個機會,鄭雨便帶著試一試的心態(tài)來到了北京。

雖然整個集訓過程并沒有增加鄭雨的自信,但她的整體能力和特點還是得到了教練的肯定,她也成為了五位入選國家隊的球員之一。2017年11月16日,鄭雨清楚地記得這一天,這是她第三次進入國家隊的日子,這也是她首次以雙打隊員的身份敲開國家隊的大門。

鄭雨的女單生涯是有很多遺憾的,年紀很小就進入國家隊,卻始終沒有什么亮眼的成績。這一次轉(zhuǎn)女雙完全就像一次重生,跨度之大就像是一次自我擊碎和重塑。告別之際、重生之時,鄭雨在第一次以國家隊女雙組隊員身份走進訓練館前對自己講:“女雙鄭雨,和女單鄭雨說再見吧!”

剛進隊時,國家隊訓練的高強度和女雙訓練的全新維度讓鄭雨吃不消、吃不透、跟不上。訓練初期,她覺得自己手上全都是女單的技術(shù),絲毫沒有女雙的節(jié)奏,甚至連訓練計劃里的一些名詞都看不懂。

教練們明顯感覺到鄭雨的迷茫,嘗試著幫她去理解自己和給自己定位。張軍教練、潘莉教練、陶嘉明教練、趙蕓蕾教練輪番給鄭雨做思想工作,中心思想很簡單,那就是要看到自己的優(yōu)點。但要接納自己很困難,在完全陌生的全新領(lǐng)域里,鄭雨習慣性地把自己的特點全都偏頗地理解為缺點。

對于“你認為的缺點也能成為你的特點,甚至是你的優(yōu)點”這句話,鄭雨花了好長時間去領(lǐng)悟。

鄭雨

摘下傳統(tǒng)女雙的標簽

女單轉(zhuǎn)女雙是極具探索性的一步棋,作為第一批“試點球員”,鄭雨在過去四年里完全把自己的試驗性發(fā)揮到極致。有人說她奇怪,說她別扭,也有人說她創(chuàng)新,說她有特點。仔細一想,這不都是同一件事嗎?鄭雨打的就是不一樣的女雙。

后攻前封?

作為一名典型的進攻球員,鄭雨的進攻能力毋庸置疑,但當2018年年底鄭雨和李汶妹正式組成固定組合時,不少人開始懷疑這對組合是否可行,兩位后場球員該怎么搭?

剛配合時,鄭雨和李汶妹都習慣往后退的第一反應(yīng),但兩人又都有我要多往前的第二反應(yīng),她們在配合初期的默契的確不好。通過訓練的磨合和溝通,兩人達成共識,鄭雨多一些到網(wǎng)前組織,兩人在場上通過多喊簡單的字詞來溝通,情況慢慢好起來。

2018年福州公開賽,鄭雨/李汶妹成為八強中國羽女雙的獨苗;2020年馬來西亞大師賽,國羽女雙實現(xiàn)決賽會師,鄭雨/李汶妹首奪高級別賽事冠軍;2021年全運會,她們作為湖北女隊核心,助隊伍奪得女團金牌,之后又在單項賽上奪得女雙銅牌。

歷史上的優(yōu)秀女雙的確很多是后攻前封的特點,相比之下,李汶妹/鄭雨固然風格迥異,但兩人都是女單出身,她們組成的新女雙也注定難以被模仿,也難以有借鑒。雖然網(wǎng)前的優(yōu)勢減弱了,但她們實現(xiàn)了雙倍的進攻火力,不管是單點進攻還是輪轉(zhuǎn)進攻都有了成倍上升的威脅??梢哉f,她們開創(chuàng)了女雙賽場的一種新風格。

鄭雨

反手發(fā)球?

發(fā)球一直是鄭雨身上的一大爭議點,每當比賽直播鄭雨用正手發(fā)球尤其是丟分了之后,評論區(qū)總會有不諳世事的評論:為什么不用反手發(fā)球?國家隊的球員不會反手發(fā)球?正手發(fā)球也太次了吧!

鄭雨從來不否認自己的反手發(fā)球在女雙組里是倒數(shù)的水平,她從進入女雙組以來一直都在努力地練反手發(fā)球,但十幾年根深蒂固的女單正手發(fā)球始終是她的舒適區(qū),尤其在比賽中、關(guān)鍵分的壓力之下,有時她確實會擔心自己的反手發(fā)球會下網(wǎng)、會發(fā)高。但其實這更多是她內(nèi)心作祟,給自己消極的心理暗示。

的確,雙打中用正手發(fā)球的球員少之又少,發(fā)球規(guī)則改為1.15米限高后,鄭雨還要適應(yīng)性地做一個并不好看的跨步動作。不過,難道雙打就等于反手發(fā)球嗎?這只是大部分人這樣做從而形成的慣性思維。之所以雙打普遍用反手發(fā)球,是因為反手發(fā)球有助于發(fā)接發(fā)的技戰(zhàn)術(shù)運用,但發(fā)球終究要體現(xiàn)到最后的得分上。對鄭雨來說,正手發(fā)球的正向收益尤其是心理暗示更強。

退一步而言,正手發(fā)球會讓對手不太適應(yīng)接發(fā)球的節(jié)奏,尤其是正手發(fā)后場的動作會比較隱蔽,質(zhì)量過關(guān)的正手發(fā)球確能起到一定的限制作用。當然,正手發(fā)球也會有相應(yīng)的問題,但對鄭雨來說,這是現(xiàn)有情況下更優(yōu)的選擇。

或許在心里她藏了一萬句“誰說雙打就該怎樣怎樣”的話,不過她從不反駁,從不計較。她知道自己還有很多要改善的地方,她也只想專注于自己的發(fā)球,打出屬于自己的風格。

鄭雨

很“吃”隊友?

從2018年起,鄭雨開始出戰(zhàn)國際女雙賽場,先和曹彤威在當年的亞洲團體錦標賽上扮演了黑馬奇兵的角色,又和黃東萍第一次搭檔就奪得德國公開賽亞軍,短短半年間,她就因獨特的技戰(zhàn)術(shù)風格入選尤伯杯和亞運會兩項大賽。

這幾年,鄭雨先后和許多搭檔出戰(zhàn)過國際比賽,先后在蘇迪曼杯、尤伯杯上實現(xiàn)世界冠軍夢,在緊接著尤杯的丹麥超級1000賽上和黃東萍勇奪女雙冠軍。打得好的時候固然能堵住悠悠眾口,但每當她發(fā)揮欠佳時,那些“資源論”和“抱大腿論”就會涌現(xiàn)。

年初,國羽女雙組進行重組,鄭雨和小將張殊賢組成的女雙在期待值不高的情況下異軍突起,連續(xù)打入德國公開賽四強和全英公開賽決賽,大放異彩。搭檔小將出戰(zhàn),鄭雨沒有了依賴搭檔的心態(tài),她清楚知道,自己才是小將的心理依靠。“盡可能地在場上做好自己,讓殊賢沒有后顧之憂,可以全情釋放”,這是鄭雨作為前輩的心聲,也是對自己的鞭策,更是在給搭檔自由發(fā)揮的底氣。

全英公開賽上,她們拖著疲憊的身體一路血戰(zhàn),最后獲得亞軍。半決賽苦戰(zhàn)獲勝后那經(jīng)典的一幕令人感動:張殊賢把頭埋進鄭雨的懷抱中,鄭雨則用手從背后安撫著張殊賢,雖眼中閃爍著一絲淚花,但依然堅定地望著前方。

作為一名女雙“新手”,鄭雨不管從前輩湯金華還是熟悉的黃東萍、賈一凡、李汶妹甚至很多小將身上都學到了很多。她從不認為自己是“大腿”,她只是感謝那些幫助過自己的“大腿”,教會了自己如何學著成為一位“大腿”。

鄭雨

貼上努力自信的標簽

鄭雨說自己是一個樂觀自信的人,但在球場上只適用于女單。進入國羽女雙組之后,她在剛出去比賽時嘗到了對方不熟悉自己而取得成績的甜頭,但隨著被研究,贏球的難度開始劇增,自己也很難拿出新的東西,她開始懊惱。

整個東京奧運積分賽期間,鄭雨都不太滿意自己的表現(xiàn)。最迷茫時,她曾找到師姐李雪芮吐苦水:“雪芮姐,現(xiàn)在的我特別迷茫。我以前打女單時不是這樣的,雖然水平一般,但我特別自信,落后時絕對不會懷疑自己?,F(xiàn)在呢,我很容易懷疑自己,我總會放大自己的問題。”

本來是想向師姐尋求安慰和鼓勵,沒想到耿直的李雪芮直接戳她痛處:“你確實是不太行,防守的動作也不對。”繼而無縫轉(zhuǎn)入到技術(shù)的分析上。話雖刺人,但忠言逆耳,鄭雨了解師姐的性格。

自那時起,李雪芮訓練完就會到女雙組觀察鄭雨的訓練,晚上回屋就跟鄭雨講哪個動作哪個站位不對。沒多久,李雪芮就退出國家隊了,新冠疫情也到了,封閉集訓的一年多也給了這位雙打插班生更多的時間去夯實本不牢固的基礎(chǔ),去拓寬自己的雙打思維,去打磨自己的技戰(zhàn)術(shù)水平。

一年多過去,等鄭雨重返國際舞臺,尤其是擔起更大責任和小將重新出發(fā)時,我們看到了比以前自信的鄭雨,一個從內(nèi)心肯定自己、不再過分懷疑自己的鄭雨。其實,連鄭雨自己都沒想過,接觸女雙短短四年的自己也成為了帶小隊員的一名“老將”。

雖然已經(jīng)是女雙組年紀最大的姐姐了,但鄭雨決意要繼續(xù)勇敢戰(zhàn)斗下去。其實,在尤伯杯后,她也有那么一瞬間想過是否就此退役,但教練的鼓勵和信任給了她更大的信心。

出發(fā)去歐洲前,鄭雨和張殊賢只合練過幾次。在鄭雨看來,和年輕隊友搭檔的要義就在于把小隊員的沖勁和特點釋放出來。所以,比賽前鄭雨總會說:“我們就放開打,你想怎么打就怎么打,你怎么舒服就怎么來。”當搭檔在場上丟分,鄭雨總會搶先一步說:“沒關(guān)系,很正常。”

過去幾年,鄭雨也有過很多被“大腿帶飛”的時光,2021年丹麥公開賽被黃東萍激發(fā)出潛力就算是一次特別寶貴的經(jīng)歷。所以,當自己成為前輩后,鄭雨也在學習鼓勵搭檔:“我以前也經(jīng)常因為一兩個差球而責怪自己,這個時候,一句‘你可以的’比一句‘不要失誤’來得奏效。”

鄭雨

拒絕標簽的矛盾體

從入門聊到今日,鄭雨又在不自覺中把自己塑造成一名正在學著當前輩的形象。不過,既然是要拒絕刻板印象和拒絕標簽化,她自然又該推翻自己的人設(shè)了。

隊友都管鄭雨叫“姐姐”,在熟悉的隊友面前,她總是一副近乎瘋癲的完美外向社交狀態(tài)。她很愛笑,很有鏡頭感,看到鏡頭就必定會比剪刀手,以至于全英決賽后她給我回了一句:“你拍了我這么多剪刀手,現(xiàn)在我才覺得這個手勢非常不吉利。下次再看見你,我要比‘1’,記住了!”你說,她到底喜不喜歡剪刀手?

她既會開玩笑地跟我講:“不知道何年何月才能上雜志的封面了。”我確定這是一句百分之百的玩笑話。但她也會在收到封面邀請時完全不能相信,直到采訪時都覺得我在“整蠱”她。你說,她到底相信自己能上封面嗎?

之所以和賈一凡、黃東萍三人玩到一塊去,她們自然是有共同點和默契點的。人前,她們總是那么外向和正能量;私下,她們總有或脆弱、或孤獨、或沉靜、或深邃的一面留給自己。我相信,鄭雨也有僅容得下自己默默沉思、不問世事的一面。就像前輩李雪芮的評價:鄭雨是一個矛盾體。

鄭雨的故事和標簽有很多,短短的一篇封面文章難以一一敘述和逐個甄別。有時候,連相熟的人都不確定能給她貼什么樣的標簽,何況僅是隔著屏幕偶爾看她一兩場球的觀眾。不過也無妨,她從不在乎自己被貼上的那些標簽,因為標簽只可形容人而非定義人。如果可以,她更希望自己的標簽就叫“鄭雨”。


免責聲明:本文由用戶上傳,如有侵權(quán)請聯(lián)系刪除!

最新文章

精彩推薦

圖文推薦

點擊排行

2016-2022 All Rights Reserved.平安財經(jīng)網(wǎng).復(fù)制必究 聯(lián)系QQ280 715 8082   備案號:閩ICP備19027007號-6

本站除標明“本站原創(chuàng)”外所有信息均轉(zhuǎn)載自互聯(lián)網(wǎng) 版權(quán)歸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