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頁 >互聯(lián)網(wǎng) >

蘋果AirPods點評無線耳機令人叫絕耳機則不然

2022-07-19 08:47:21 編輯:長孫琳香 來源:
導讀 無線就是未來。”這就是蘋果公司首席執(zhí)行官蒂姆·庫克取消最新系列iphone耳機插孔的理由。庫克認為,未來你將不需要耳機接口,因為電線將...

無線就是未來?!边@就是蘋果公司首席執(zhí)行官蒂姆·庫克取消最新系列iphone耳機插孔的理由。庫克認為,未來你將不需要耳機接口,因為電線將成為過去。為了支持這一設想,蘋果公司在今年的iPhone發(fā)布會上發(fā)布了四款無線耳機。其中三款是披頭士品牌的耳機。但最受關注的還是第四款:售價159美元的蘋果(Apple) EarPods的真正無線版,即AirPods。

現(xiàn)在,經(jīng)過幾個月的延遲,AirPods的最終生產(chǎn)版本已經(jīng)出來了,我終于有機會測試它們了。雖然我發(fā)現(xiàn)AirPods的受歡迎程度超出了我的預期,但它給我的感覺非常像無線未來的初稿。

AirPods受到的首批批評之一(即便是在發(fā)布當天)是,它們似乎太容易失去。所以我們必須從AirPods是否適合你的耳朵開始。

我無法讓它們長時間留在我的耳朵里。這對我來說不是什么新問題——我總是很難把AirPods的有線前身EarPods塞進耳朵里。這是蘋果公司為EarPods選擇一種通用的、有點露天的設計的副作用,而不是設計一種可以插入耳朵并在耳朵里形成完整密封的耳塞。

如果你覺得耳機在耳朵里有問題,那么很有可能你也會覺得耳機有問題。有輕微不同的形狀,你可以看到當你把它們并排,EarPods更圓,AirPods稍微波狀外形的,這使得它們更舒適,和蘋果說這意味著AirPods應該適合比EarPods耳朵。

如果EarPods不適合你,你很有可能會和AirPods斗爭

但這并不意味著AirPods會留在我的耳朵里。他們沒有。每次我戴著AirPods,我都在和它們做斗爭。它們不會馬上掉下來,當我第一次把它們擰進去的時候,我就會覺得很舒服。但它們不可避免地會滑出來,尤其是在我的右耳里。

當這種情況發(fā)生時,它們就會在我耳旁的支架上搖晃,突然或不那么突然的運動就會把它們震松。從我的辦公桌上站起來,轉(zhuǎn)過頭,嚼著一袋椒鹽卷餅,在飛機跑道上著陸——這些都是AirPods從我的一只耳朵里蹦出來的情況,因為我沒有不斷地調(diào)整適應。

蘋果公司表示,他們已經(jīng)測試了數(shù)千種耳朵形狀,他們認為這種設計足夠強大,可以讓大多數(shù)人滿意。The Verge網(wǎng)站的高級編輯勞倫·古德對此幾乎沒有問題,她甚至可以毫無困難地使用AirPods解決問題。但因為這個問題,我無法讓自己對AirPods感到滿意,我已經(jīng)期待無線耳機有一段時間了。

蘋果正在玩數(shù)字游戲。該公司基本上是說,它認為那些無法將AirPods塞進耳朵里的人的數(shù)量很小,他們不需要改變設計。這是一個遺憾,因為盡管有這個問題,我還是很喜歡AirPods的很多地方——我可能已經(jīng)克服了它們看起來有多奇怪。

首先,AirPods聽起來很棒,甚至比EarPods更好。蘋果聲稱這兩款產(chǎn)品的音頻組件幾乎是一樣的,但在輸出上有明顯的不同,尤其是在低端。當我第一次聽到用AirPods播放兒童Gambino的《我和你的媽媽》的低音時,我倒吸了一口冷氣。同樣的部分在EarPods上聽起來就不那么有活力了。

AirPods可以為這樣的小耳機清晰地播放音樂,不過前提是你能讓它們留在耳道里;當耳塞滑向耳朵的外側(cè)時,音質(zhì)就很難享受了。

AirPods聽起來不錯

在解決藍牙耳塞和藍牙耳機的兩個最大問題上,蘋果也獲得了巨大的贊譽:配對和提供強大的連接。這一切都要歸功于蘋果在9月份發(fā)布的AirPods和另外兩款Beats耳機中所使用的W1芯片。

W1讓AirPods的初始配對過程變得很輕松——當你打開便攜盒的蓋子時,你的iPhone上就會彈出一個屏幕,要求你連接。從那以后,你就再也不用看主藍牙菜單了,因為每次你把AirPods從機箱里拿出來的時候,它都會自動連接。它們在iOS的控制中心總是可見和可訪問的。

W1芯片還消除了另一個藍牙耳機頭疼的問題,即在多個設備上使用它們。一旦你的AirPods設置好了,你就可以輕松地在控制中心的任何設備上點擊它們,比如iPhone、Apple Watch或iPad。它們還會自動與配備macOS sierra的筆記本電腦配對。

W1的另一個優(yōu)勢是它解決了無線耳機特有的問題。如果兩個耳塞之間沒有連接線,就很難將音頻同步到兩個耳塞上。其他無線耳機公司都是先通過藍牙將音頻信號發(fā)送到一個耳機上。這是絆倒大多數(shù)產(chǎn)品的第一步——藍牙在你的身體里傳播是很糟糕的。這就是為什么目前許多無線耳機在藍牙連接時經(jīng)常出現(xiàn)惱人的打嗝。

在大多數(shù)對耳塞中,在建立起最初的連接后,第一個耳塞將信號傳給另一個耳塞。但是,在實現(xiàn)同步之前,在第一個耳機上播放音樂是不會開始的,這意味著你最終要處理大約30-50毫秒的延遲。這對音頻來說沒問題,但這意味著無線耳機通常不適用于視頻或游戲。

蘋果在AirPods上采取了完全不同的方式。每個AirPod實際上是同時獨立接收自己的藍牙通道,而處理同步的是W1芯片。結(jié)果是非常低的延遲和非??煽康倪B接。這是其他所有無線耳機公司都避免使用的方法,但蘋果找到了一種讓它非常非常好用的方法。

W1是蘋果最好的產(chǎn)品——它是一項專有技術,能夠解決實際問題,幫助開發(fā)新的用例,并推動行業(yè)向前發(fā)展。這樣做的代價是你不得不屈從于某種生態(tài)系統(tǒng)的束縛。

如果你在安卓系統(tǒng)上使用AirPods,它就會失去一些魔力——例如,配對和設備切換涉及到通過藍牙菜單進行的傳統(tǒng)操作。(耳塞確實有光學傳感器,當你把它拿出來的時候,它會暫停音樂,這在安卓系統(tǒng)上也適用。)但W1芯片仍然很好,AirPods是我在Android設備上測試過的性能最好的無線耳機之一。

也許我最喜歡Airpods的地方就是這個。到目前為止,我已經(jīng)測試了很多無線耳機,我最大的收獲是,它們的效果取決于它們的外殼。你總是需要一個地方來存放耳塞,如果這種情況下耳塞也能充電,那就更好了。

AirPods的外殼是最好的。耳塞通過磁性鎖住,你甚至無法把它們搖松,電池壽命也延長了一天左右。它也很小,這意味著它可以舒適地放在幾乎任何口袋里,而且它還是白色的,所以你不會在包里找不到它。

不斷充電的能力是令人欣慰的,但AirPods本身的電池壽命也非常棒。我得到了蘋果承諾的5個小時,這甚至沒有考慮到你幾乎不會連續(xù)使用5個小時。我的典型用法是這樣的:播放一兩個小時的音樂,大約可以節(jié)省10%到20%的電量,然后快速回落,以防再次使用它們,在10或15分鐘后就會充滿電。

AirPods的情況很好

有一些關于AirPods的東西我想要喜歡但是不喜歡,比如Siri。蘋果并不是唯一一家試圖將人工智能和其他智能引入我們耳朵的公司,但AirPods是第一批真正進入市場的產(chǎn)品之一。

使用Siri很容易——只要雙擊其中一個耳塞,你就能召喚出精靈般的數(shù)字助理。AirPods能很好地捕捉到你的提問,這也是為什么它的莖很長,因為它能讓麥克風盡可能靠近你的嘴。但Siri的固有局限性——比如它的回答往往毫無幫助,無法回答多個后續(xù)問題——破壞了用戶體驗。來自她的技術的夢想(或噩夢)就在地平線上,但它仍然是一個很大的夢想。電話,至少,工作就像你希望的那樣。

對于他們所有的內(nèi)部技術,我真的希望有更多的方式來與AirPods互動。我喜歡用Bragi’s這樣的耳塞快速打開音量、播放/暫停和音軌。你可以在iPhone的設置菜單中指定雙擊來執(zhí)行播放/暫停,這是Android的默認設置。但使用AirPods調(diào)節(jié)音量的唯一方法是讓(并等待)Siri為你做這件事,或者拿出你的手機。

盡管電池續(xù)航時間很長,無線性能也很好,聲音也很好,但我在AirPods上花了太多時間來讓它們留在我的耳朵里。我不能一邊盯著一碗拉面,一邊在紐約市冬天的泥濘中穿行,而不用擔心耳塞會遭遇不速之客。以每臺69美元的價格來換掉一個丟失的單元,這不是我想要解決的問題。這也是我測試過的其他無線耳機從來沒有遇到過的問題——尤其是因為那些公司在他們的產(chǎn)品中附帶了一系列的耳塞頭或橡膠套。

然而,對你來說可能不是這樣。事實上,蘋果打賭它不會。因此,如果你分享了蘋果的無線夢想,而且EarPods非常適合你,那么你很可能也會喜歡AirPods。一定要先試穿一下。

攝影:Amelia Holowaty Krales視頻:Phil Esposito編輯:Dan Seifert

更正:蘋果在9月份的發(fā)布會上發(fā)布了四款配備w1的耳機,而不是本文之前所說的三款。


免責聲明:本文由用戶上傳,如有侵權請聯(lián)系刪除!

精彩推薦

圖文推薦

點擊排行

2016-2022 All Rights Reserved.平安財經(jīng)網(wǎng).復制必究 聯(lián)系QQ280 715 8082   備案號:閩ICP備19027007號-6

本站除標明“本站原創(chuàng)”外所有信息均轉(zhuǎn)載自互聯(lián)網(wǎng)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